根據我會有關臺灣研究優秀學術成果評選要求,經評委們匿名評選,評出2019年臺灣研究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1篇、二等獎3篇、三等獎15篇;優秀學術論著二等獎2部、三等獎3部,F將獲獎名單(排名不分先后)予以公示,公示期為2020年7月8日至17日。公示期間,任何單位或個人如對評選結果持有異議,均可以電子郵件形式向我會提出,郵箱為qgtyhpj@163.com。逾期不予受理。
論文
一等獎(1篇)
段磊:《“法理臺獨”概念體系論》
二等獎(3篇)
信強:《美國國會親臺勢力的回潮及其影響》
蔡一村:《互聯網時代的集體行動動員機制——基于中國臺灣的個案研究》
祝捷、宋靜:《歷史上三次復臺治理經驗及其對“兩制”臺灣方案的啟示》
三等獎(15篇)
張笑天:《淺議“國族”、“公民民族”在兩岸關系研究中的誤用》
劉凌斌:《蔡英文主政后臺灣地區“轉型正義”問題研究》
鄧小冬、沈惠平:《社會承認與“臺灣主體意識”的認同》
劉文戈:《論“公民投票案”對臺灣地區公權力機構的約束力》
尹茂祥:《對2016年以來兩岸關系的觀察與分析》
唐永紅、趙靜燕:《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研究》
安栓虎:《兩岸交流與“大陸形象”建構——“知陸反陸”現象解析》
鄭振清、萬柳銘:《兩岸經貿交流會改變臺灣民眾的統“獨”選擇嗎?——基于蔡英文執政前后臺灣民意變化的實證研究》
李鴻階、張元釗:《臺灣當局“新南向政策”的形成發展、實施路徑與效果評估》
童立群:《美國國會重要涉臺法案/決議案(2016-2018年):內容、特征及影響》
鐘厚濤:《“印太戰略”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對臺灣的角色定位及其影響——以奧巴馬時期“亞太再平衡戰略”為參照》
陳藝元:《美國對臺軍售政策框架的形成及其影響》
胡勇:《當“新南向”遇上“東進”:臺印關系的當前動向與未來走勢》
曾曉栩:《美拉臺加入“印太戰略”對和平統一構成新的風險與挑戰》
陳忠純:《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八年間中共對臺策略的調整探析》
論著
一等獎(空缺)
二等獎(2部)
嚴安林、張哲馨等:《“一國兩制”的理論實踐與創新研究》
朱磊:《國家統一的系統演化動力——復雜性思維視角下的中國國家統一戰略》
三等獎(3部)
陳星、吳宜:《民進黨政治生態研究》
葉正國:《海峽兩岸海洋事務合作的法律機制研究》
王仲、曹曦:《殊途同歸:兩岸民間組織發展比較研究》
全國臺灣研究會
2020年7月8日